👀 在这里分享我日常的所见所思。 by @somkanel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
🍎 iPad Pro 一年使用心得整理(非评测向 + 非常个人视角)
眼看就要进入 11 月份了,手上这台 iPad Pro 已经使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了,浅谈一下这台机器之于我而言吧。
我是去年 11 月份购入的这一台 M1 芯片的 iPad Pro,起因是因为前司的办公 MacBook Pro 不方便用于私人使用,并且我自己也有一台 2016 年款的 15' MacBook Pro。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是办公电脑习惯性放公司,私人电脑放在家里外接显示屏使用。私人电脑可以拿着移动办公,但是 15' 真的是体积和重量都让我够受。所以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要换一个方便于我外出随身携带的设备,在做了一番了解之后购入了这台 iPad Pro,因为主要场景是外出携带,所以我购买的是 11' 版本。
🛍️ 周边产品
购入 iPad Pro 之后,出于保护和使用两方面也先后购入了一些周边产品:
- Apple Pencil(第二代);
- 妙控键盘(二手购买)
- 双面夹保护套 x 2(购买了两个,一个放办公室,一个放家里,保证两个场景都有的用,出门直接换上妙控键盘,变身完全体)
- 书写膜(京东京造款)
🔸 便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我后续还是更换了同样较为轻便的 M2 芯片 MacBook Air,但我外出还是会选择携带 iPad Pro,因为体积确实小了很多,我可以方便搭配不同的出行背包,不用非要考虑是不是能放下一台笔记本电脑。
🔸 更强的适配性:托 iPadOS 的福,很多 App 可以在 iPad 上进行使用,虽然 Apple Silicon 的 MacBook 也可以运行一部分 iOS App,但 iPad 还有两个非常强的优势。一是像是特斯拉、小红书等一系列 App 就算你用 Apple Silicon 的 MacBook 也是安装不了的,二是 iPad 是触屏设备,诸如像即刻、大众点评这类的 App 虽然可以在 Mac 设备上运行,但依靠鼠标和触摸板不是触摸即所得的操作,总是略显别扭。
🔸变得更敏感了:现在在 iPad 上使用 App 更愿意关注它是否支持分屏和侧拉,是否可以新建窗口,这几个特性真的是用了就回不去了。如果一个 App 专门为横屏做了适配,那在我这里就是大大的加分,比如前段时间刚刚支持横屏模式的小红书,真是千呼万唤。 最后我想说的是淘宝这类 App 虽然支持了横屏,但是他的交互逻辑非常奇怪,将 App 分为左右两屏,右侧是根据左侧的点击来进行展示,这个层级和递进关系并没有强关联,右边持续点击会和左侧完全没有关联。相反的,我觉得 Spring for Twitter 这款 App 的 iPad 端的交互处理就非常合理,左侧点击后后侧就会展示出下一级页面,如果继续在右侧屏幕点击,右边就会继续延展下一级内容依此类推(一点说明: 并不知道这种做法是谁的原创,只是发现它在用,就单纯拿出来说明)。
啰哩啰嗦说了很多,总之,我会在长途旅程中用 iPad Pro 观看一些电影和娱乐节目,也会在日常外出中带出来写写文字刷刷社交网络。但我还是认为,很多重生产的场景我还是会回归到 Mac 上,也并不是 iPad Pro 上不能完成,而是很多吃饭的家伙我已经习惯了在 Mac 上熟练的使用了,我觉得工作还是要找到合适的工具去完成。我对购入这台设备还是比较满意的。
1⃣️ 交互翻译。基本上就是我们最常使用的 Google、DeepL、Bing 所以提供的那种所见即所得式的服务形式,在输入框真输入或者粘贴文本,然后获得翻译结果。单词输入支持 5000 个字符的文本。输入后可以根据译文选择整句话查看对应的原文、原文单词的示意,或者修改机器译文。腾讯号称可以将用户修改的译文记录下来并用于优化后续的翻译服务,目前我并没有发觉对当下的翻译有什么影响。
2⃣️ 文件翻译。支持格式为 docx、pptx、xlsx、pdf、txt、markdown、html、jpg、jpeg、png 格式的单词最多 5 个文件进行识别和翻译。对于文件方面的限制:单文件(docx/xlsx/html/markdown)800万字符、有页数的(doc/pdf/pptx)300页、文本文件(txt)10MB、二进制文件(pdf/docx/pptx/xlsx)40MB。该项服务必须登录后才能使用,网页端只保留最近的 5 个文件,更多的记录需要使用客户端查看。
3⃣️ 网页划词翻译。安装浏览器拓展程序后就可以进行网页端的划词翻译,基本上也是整句翻译的形式,并不会区分所划区域是单个词或者整句来展示不同类型的翻译。
💻 Colube 的编辑器目前以 App 形式提供,支持 Mac 和 Windows 设备,并同时为 Mac 设备提供 Intel 和 Apple Silicon 版本支持。App 支持本地存储数据,只有插入图片或将内容分享出去才会将内容上传至网络。
📚 身兼多职的的浏览器生词本 —— MetWord
🔹 支持将文章添加进收藏,并支持对文章内容进行全文搜索,所有喜爱的文章都可以被轻松找到;
🔹 支持嗅探 RSS 订阅源并一键添加到订阅。不会再错过新的文章;
🔹 书签导入,瞬时获得全部书签全文搜索的能力。再也不用费力组织和翻找书签;
🔹 高效准确的文章正文识别算法,不论是新闻、博客还是 GitHub Issues 评论。
📦 Pake 是 妙言 的作者 tw93 的一个新的项目,它的作用非常简单,用 Rust 打包网页生成很小的 Mac App,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 产出物体积小:相比传统的 Electron 套壳打包,大小要小将近 50 倍,一般不到 2M
🔹 性能出色轻快:Pake 的底层使用的 Rust Tauri 框架,性能体验较 JS 框架要轻快不少
🔹 保留更多功能特色:不是单纯打包,实现了通用快捷键的透传、沉浸式的窗口、拖动、打包样式兼容
🔋 小米磁吸无线充电宝使用一个月有感
🎧 AirPods Pro 送修记(下篇)
我的第一代 AirPods Pro 于 10.3 送至直营店进行检测并确认了序列号属于 Apple 官方的服务计划,并进行返场检测更换。这一期主要来讲一下返场后的一些状态更新以及收到更换后耳机的一些情况。
⌛️ 返场后的状态变更
AirPods Pro 转交给直营店返场后,用户主要依靠邮件和短信接收每一个关键状态的消息。这其中包括「维修中心收到货准备开始检测」以及「维修完毕即将寄回」这两封邮件(同时会有短信)。
用户可以通过邮件和短信里的链接登录网站查看更详细的维修状态。这个网页里的状态确实会比邮件和短信详细一些,此外如果你开启了查找功能,还可以通过查找功能来查看一下设备的位置(但可能更新不及时)。
🩹 完成维修和服务摘要
我在 10.9 查询到维修完成,Apple 在 10.10 安排了嘉里大通直接将耳机从上海寄送到我预留的家庭住址,必须是真人签收,不能放在物业或者快递柜(快递小哥说是 Apple 的规定)。
寄回的产品包装非常完备,除了最外部纸盒外,内部也用了结构固定,并将 AirPods Pro 电池仓装在一个没有 Logo 的白色纸盒中。包装内附加了一个信封放了产品检修的报告摘要。
摘要中清楚的写明了此次服务,对于我单纯反应了右耳有爆破音的问题,经过检测 Apple 的结论原文如下「我们的技术人员已成功修好您的产品,技术人员运行了全面的诊断测试,完成了所有可能的故障诊断,并更换了以下部件」并列出了更换的两个耳机。所以最后确实是更换了两个耳机,电池仓还是原来的。
📌 关键节点
- 10.3 送直营店检测
- 10.4 通过查找功能查询到设备送出直营店
- 10.8 接收到维修中心收到产品并准备开始检修的邮件
- 10.9 通过网页主动查询到维修已完成
- 10.10 接收到 Apple 的邮件告知了快递准备发出并得到快递单号
- 10.11 快递派送并收货
第一代 AirPods Pro 发布于 2019 年 10 月 30 日,至今已有将近 3 年的时间了,从首发使用至今一直获得各界好评。但 Apple 已经确认,一小部分的 AirPods Pro 可能会遇到声音问题,受影响设备的生产日期为 2020 年 10 月之前(具体声明在此)。我的 AirPods Pro 也在最近有了一些炸音的现象出现,所以这条推送记录一下整个预约送修的过程。
发现耳机问题之后,有条件的朋友请直接官网走起预约 Genius Bar 进行检测送修,事实证明,你可以直接下载 Apple 官方的「支持」App 进行预约更加方便,这个 App 还可以再你已经完成预约但行程有更改的情况下快速更改预约时间,并且领取预约凭证至苹果钱包。
🩺 到店检测
预约之后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到达相应的门店进行初步的检测,我预约的是杭州的万象城直营店。预约当天迟到了 10 分钟,店员当场重新帮忙预约(没有提供身份证,也没有提供核销二维码,只是口头报了名字就算核对)。片刻等待后,负责检测的店员待着手术手套带着 MacBook 走过来进行检测(没有要求查验 AirPods Pro 当时购买的发票和凭证)。
检测第一步是直接把耳塞拿下来(期间拆坏了后面还免费赠送了我新的两副耳塞),耳机双双归入电池仓后链接电脑运行检测程序,通过店员的移动设备查询结果(检测程序大概 3 分钟左右)。这一步主要是检测耳机序列号是否在 Apple 的召回服务机会范围内。以及耳机的序列号和电池仓的序列号是否归送修人所有,并记录这些序列号至维修单当中。
检测过后,店员根据检测程序的回馈告知我,耳机是在召回服务计划中的。但是这项计划是需要将全套耳机进行返场,这也就意味着耳机一旦同意返场,你在这段时间就要面临没有 AirPods Pro 的情况。这个时间店员告知一般为一周左右。送修的地方一般是上海或者郑州。
返场制作为进一步检测和诊断,主要包括验证寄送到的耳机是否和直营店检修时候所记录的序列号是一致的(不能在初步检测后调包)、是否存在序列号不归属于送修人的状况、是否有人为损坏、是否有电池更换等第三方自行维修的情况。如果检测一切正常,则会直接更换符合召回服务计划的设备。这意味着耳机可能会左右耳都直接更换或者只更换一个符合的,电池仓原则上不回更换。更换之后则会直接寄送给用户(地址需要在店员处进行登记)。最后的流程就是要签字认同上述的结论并授权整个流程。
剩下的就是进行等待了,当然我在离店之后还是收到了 Apple 发来的检修授权函,我会在收到更换后的 AirPods Pro 再更新送修记的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