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分享我日常的所见所思。 by @somkanel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
🤳 之前和大家 聊过 微信小商店,这一市面上唯一允许个人主体小程序发生支付交易的产品形态。时隔一年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目前小商店的情况。
💁♂️ 其实小商店在刚刚推出的时候就主打「免开发、零成本、一键生成卖货小程序」,普惠了一众个人经营的电商场景。但微信方面推出这一形式除了想在电商交易侧分一杯羹之外,还希望能够将微信生态的电商标准建立起来。
📅 这个说法很好的一个佐证就是今年 1 月份开始内测,目前已经公测的「自定义交易组件」了,你可以理解如果你不会开发,想直接使用,可以选择小商店。但如果你是一个会开发小程序的开发者,想在自己的小程序内增加商城交易链路的,可以直接使用微信新推出的「自定义交易组件」。并且市面上所有的微信生态服务商都被要求接入「自定义交易组件」,前阵子非常火爆的通过视频号挂在小商店和小程序就是依赖这个组件作为基建完成的。接入「自定义交易组件」后你的所有商品都需要提交到微信审查,只有审查通过的商品才可以挂在的视频号上进行售卖。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微信将「自定义交易组件」作为小程序基建,是为了建立一套对接电商的标准,目前的输出口是视频号,但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形式进行曝光,但转化的前提都是必须接入这个基建。
🎬 微信小商店高开低走也真正的说明了,电商这碗饭并不是谁都能进来分的,即便是体量很大的微信,生态的繁荣和共建都需要更多合作角色的参与。「自定义交易组件」的出现就是很好的说明,但微信视频号的电商转化野心仍然不小。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看到微信官方再推一个视频号小店也说不定呢。
大家好,今天的推送主要是发来做个检讨。
距离频道上一次更新已经是两周之前事情了,在这期间由于自己并没有安排好工作和生活,导致频道更新的频率下降,甚至断档,实属不应该。在这里向各位订阅的朋友说声抱歉,接下来我会恢复更新频率。
我也正好利用这次推送来说明一下我这个频道的一些情况吧。
👁️🗨️ 关于内容
我的内容一般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点确实和我之前建立频道之初是一致的。只不过我真的没想到我这个自己说说话沉淀一些内容的频道会有几千关注。可能正巧大家都是同道中人,所以我这里也需要重申,这里更新的内容都是我个人原创,我会尽可能少的转载其他频道的内容。就算是和其他频道发的内容一致,也基本上都是我来执笔,同步发送的。
我比较排斥政治、树洞、絮叨、蹭热点等这样的内容,所以这些内容之前以及未来也不会出现在我的频道中。
🚦 更新频率
有一个基本准则就是一天最多更新一条,不会进行一天多条的推送。保证大家不会被过剩的内容打扰。至于一周更新几条我之前是持开放的态度来的。不过我现在想定第二点,之后如果我当周更新的内容没有超过三条,周日的觅食我就不会更新,至于原因,我觉得自己并不是美食博主,所以如果基于自己的懈怠而导致全是美食内容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如果你真的想看我写食物可以关注我的 大众点评 (每周都会用心更新)。
⛄ 写在最后
真的很感激大家能够关注这个频道,这是一个个人频道,也是我用心经营的港湾。希望大家尊重原创,也向同样坚持在原创内容的朋友们致个敬。祝大家好运。
🔎 AirTag 寻物初体验
AirTag 发售已十天有余,在经过这短暂的体验后,今天和几个朋友一起来聊聊,AirTag 到底适用于哪些寻物场景。
🧑🏻💻 John:技能前摇时间长,寻车基本不可能
AirTag 的技能前摇时间相当长,我个人预期是几十秒内它能够给出基于超宽频的寻物启示。可能是由于功率问题,处于 6m 内的范围大概率会出现信号弱的提示,基本上需要耗费数倍于几十秒的时间才能够给出寻物指示。
对于车辆,停车场寻车基本上毫无体验,车辆对于 Tag 的信号削弱比预想要严重,只有靠得足够近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寻物,没有任何意义。
🕵 Tankey:开发者模式,别有趣味
作为拥有祖传在家丢钥匙的人来说,AirTag 能帮助我在一个三居室的家里轻松的根据指令查找到 AirTag,当离 AirTag 近在咫尺,手机会发出震动,如AirTag在不可见的地方,辅以声音可以轻松的查找到。
加上轻点 4 下名称进入 AirTag 的开发者模式,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坐标、触觉反馈、屏幕分辨率、跟踪动画等。当把第三个和第四个的值调为 0 ,就可以调出取景框,实景寻找 AirTag,感觉非常奇妙。
🤹♂️ Sol:匹配流程真心减分
我在拿到 AirTag 时的首次配对就让我十分抓狂。在手持 iPhone 12 with iOS 14.5.1 正式版,登录了开启双重认证的 Apple ID,将 AirTag 靠近手机后检测配对后就会提示「需要提升 Apple ID 安全性」之后点击设置就跳转到了设置根目录,百般无奈致电了 Apple 热线。
客服告知这个提示就是让打开双重认证,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原本开启还会提示。好在我只在重启一次手机就解决了问题,但好景不长,我在继续的流程中被强行中断了 n 次,具体提示就是配对流程中突然检测不到 AirTag,大概 20 分钟才完成整个配对流程。
👀 综上,我们认为 AirTag 没有宣传中那么强大,它更适用于家中小范围的物品寻找和追踪。但 Find My 网络和配套硬件的建设,让苹果这个后来者在行业中迅速占据了一席之地,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用户对于生态的依赖性。
💬 欢迎已经购买的朋友也来分享你的使用场景和吐槽。
👮♀️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公开征求意见了。
📃 规定是为加强 APP 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APP 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而制定的,由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一同制定。其中以下几条算是对一些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陋习进行了强调:
👉 APP 应当采用合法、正当的方式,遵循诚信原则,不得通过欺骗、误导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切实保障用户同意权、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安全,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摘自第五条)
👉 收集个人信息时需要以易懂的语言告知用户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由用户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作出自愿、明确的意思表示。(摘自第六条)
👉 收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不得从事超出用户同意范围或者与服务场景无关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例如,数据索取的频次和精度,必须提供个人信息的本地读取、写入、删除、修改等操作,用户拒绝相关授权申请后,不得强制退出或者关闭 APP,不得利用频繁弹窗反复申请与当前服务场景无关的权限。(摘自第七条)
👉 不得在无合理场景下自启动或者关联启动其他APP(摘自第七条)
⚠ 规定中还对 APP 分发平台、第三方服务提供方、开发者、手机生产厂商等角色提出了不同要求。具体内容可以参阅规定全文,规定目前处于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果各位有意见可以在 2021 年 5 月 26 日前以邮件、电话、书信方式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