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分享我日常的所见所思。 by @somkanel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
🔹 本地运行,在首次使用时候需要下载模型;
🔹 支持基于文字生成图像;
🔹 支持基于图片生成图像;
🔹 支持 macOS(推荐 Apple Silicon 用户使用)、iPadOS;
🔹 完全免费无内购。
🔗 如果你手上有至少安装了 iPadOS 16.0 或 macOS 12.3 的设备,可以 下载 体验一下。
我是在大上周日(12.18)这天出现了初阳的症状,经历了一周居家隔离后恢复了核酸阴性,目前除了有一丢丢咳嗽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后遗症。来总结一下这之间的一些症状和我的一些想法。
Day1(12.18):上午没有症状,下午开始嗓子微痛,零星咳嗽,整体上并没有太多不适。晚上开始胸痛、腿痛、腰痛、头痛,整夜未眠。
Day2(12.19):开始低烧,38摄氏度以下,依旧浑身疼,嗓子和咳嗽基本可以忽略。到了晚上烧到38摄氏度以上。退烧后晚上可以正常睡觉。
Day3(12.20):从凌晨下半夜开始嗓子吞咽如刀割,轻微咳嗽,能咳出痰。中午开始发烧,38摄氏度以上,下午发汗退烧。下午状态较为正常,晚上重回38摄氏度以上。伴随剧烈咳嗽。
Day4(12.21):嗓子疼痛是前一天三倍,因为除了刀片嗓,扁桃腺也肿。早上起来是疼痛顶峰,因为嗓子都干了。疯狂咳嗽,一咳很有可能停不下来那种。下午开始发烧,38摄氏度以上。布洛芬压一片之后盖被发汗,大量出汗后退烧。晚上开始腹泻,两次,不算严重。晚上睡觉时不时剧烈咳嗽。
Day5(12.22):嗓子还是痛,比第四天轻,还是刀片嗓。无发热,轻微咳嗽,有鼻塞,轻微鼻涕。
Day6 —— Day8(12.23-12.25):基本上就是嗓子和咳嗽缓缓康复的阶段,无其他不适。
我个人用药比较克制,基本上在烧到 38 摄氏度以上才会使用布洛芬片,目前看来这是我做对的唯一的事情。这几天的症状应该都是一个正常病程所需要的呈现的,药物要做的不是治疗,而是减轻这些症状,所以用药与否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
我在刚阳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就是关于我的发热如何降温。我也去相信了一些传统的诸如四根水、黄豆水的偏方,但恰好也都管用了。后续按照排除变量法来看,基本上都是同时摄入的布洛芬起到了真正的作用,所以大家这种土方子后续也就别尝试了。
🚰 其他补充
多喝水,顺便补充一些盐和电解质。我喝了一些椰子水,自己泡了 VC 泡腾片。每天都多吃新鲜的水果,没事儿就多喝水,哪怕嗓子再痛也要喝。
前几天比较难受要多注意保暖和休息,后续症状减轻后可以适当在保暖的情况下多在室内活动一下,我感觉自己一直在床上待着其实很难受。
其实在刚放开那的时间抗原真的是很难抢,现在基本上在线下途径可以正常价格买到了,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抗原没有太大意义。除非你的工作需要你用抗原测试结果来申请居家,不然我觉得这玩意真的大可不必。
最起码的你身体时自己的,病了几天,什么时候大致能够康复,自己还是有数的,我觉得可以在最后的时候测一下,完全没必要在没阳的时候到处囤抗原或者阳了之后每天测一次。
🧧 最后,祝大家都能够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 第一次运行 Cloak 你需要向 App 授权 iOS 屏幕使用时间,因为 Cloak 是通过调用 iOS 屏幕使用时间功能以不透明标记的方式来实现隐藏的效果,这样的做法也确保了 Cloak 不会知道你到底隐藏了什么 App。
🧹 应用提供了分组功能,你可以定制属于你自己的隐藏方案,并且可以通过地理位置的授权来达到在离开固定位置后的 App 隐藏。Cloak 还提供了一个用于紧急救命的替身密码功能,当你被迫需要输入密码解锁 Cloak 时,可以使用替身密码,解锁后 Cloak 会暂时变为一个笔记应用
Fydetab Duo 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产品,裸机重量有一斤半,装上磁吸键盘后有两斤半。老实说它并不轻薄,但老实说我觉得一个 ChromeBook 的轻薄可能并不是必需项,而更是一个加分项,毕竟这个市场上还没有卷到如此地步。
我手上这台 Fydetab Duo 应该还不是量产机,但已经能看得出来用料和做工已经算是扎实了,12.35 英寸的屏幕加上键盘真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笔记本了,哦不对,或许说它更像 Surface 比较合适。这块屏幕是 2K 的 IPS 屏,强光环境使用下来也有不错的表现,色域色准方面也不错。
磁吸键盘我还是很喜欢的,安装方便,配合背板使用就是完全体的笔记本,键盘触感也不错,只是触摸板面积较小,不过本来就是触摸屏了,我其实并不太实用触摸板。
其他方面也可圈可点,比如机身配备了一个全功能的 Type-C 接口,可以高功率充电、数据传输、外拓显示器显示等。同时电源键支持指纹,也配备了外星科技 3.5mm 耳机插孔和 MicroSD/nanoSIM 二合一卡槽,这方面确实还是很加分的。
Fydetab Duo 默认运行了基于 ChromeOS 本土化定制的 FydeOS 系统,账号也支持 FydeOS 本土的云账号或者 Google 账号。
FydeOS 基本上也把日常所需要的应用以市场的形式提供出来了,如果需要安装更多 App 可以联动 Android 子系统直接安装 Android App。同时也有 Linux 子系统,应该会方便很多有运维和开发需求的朋友。
除了运行自带的 FydeOS 外,如果你愿意再折腾一下,也是能给 FydeOS 刷上其他系统的,实测下来 openFyde/AOSP/Debian 11 都可以有不错的使用效果。
这里想说一下 FydeOS 对于可帮助残障人士提升使用体验的辅助功能也做得不错,有针对视力、听力、肢体活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内置支持,例如屏幕阅读器、语音反馈、实时字幕、放大镜、文字转语音、高反差模式、屏幕键盘等。
然后是我一直比较担心的文字输入部分,我是一个 20 多年的双拼党,FydeOS 自带的真文韵输入法也是支持多种双拼方案的,基本上不会成为文字输入的瓶颈。真文韵其实就是大家熟悉的 RIME 换皮输入法,如果你用过小狼豪、鼠鬚管那应该对它就不会陌生。
最后还是要略带敬意的向 FydeOS 团队竖一个大拇指,能够用认真的态度和大胆的步子迈向这个垂直领域,毕竟市场份额和受众群体已经摆在那里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官网了解一下详细的信息,现在 Fydetab Duo 还在 Indiegogo 上开启了众筹,预计会在明年公开售卖。
🌠 2022 年确实是魔幻且艰难的一年,眼看它就要挥手和我们告别了,无论如何我们也要调整好心态,迎接 2023年。传统艺能,一起来看一下新的一年有些什么日历吧(本文主观推荐,不含返利,优惠券自寻)。
📅 豆瓣电影日历系列/豆瓣读书诗歌周历(¥88/99/178)
真的是每年都要介绍的,电影爱好者和从业者的心头好。今年的日历分为经典版和礼盒版两种,日历本体没区别多的就是一些其他的配套。另外还有一个诗歌主题的周历。
价格方面日历 ¥99,周历 ¥88,日历礼盒 ¥178。
📅 故宫日历(¥78/98/118/126)
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日历今年以生肖兔为主题,设计了几个不同的版本。整体色彩活泼典雅,充分体现吉兔迎新,并针对众多中国传统节日增加了主题画卷。除了质量极高的彩印之外,还有更多留白方便记事。更新增了 AR 相关的新玩法
价格方面,经典版本 ¥78,带瑞兔送福徽章/亲子版 ¥98,盖章版本 ¥126,书画版本 ¥118
📅 弱智吧 x Sheepedia联名日历(¥109)
由百度贴吧弱智吧吧务和 Sheepedia 发起的一份弱智吧 18 年的段子集锦,其中精选了 365 条深受大家喜爱的和比较有意义的段子,并留下了新老吧友超过 500 条留言,汇聚成了这本 2023 精神病院康复日程表。
📅 喵呜不停 2023 街猫日历(¥169)
属于爱猫人的吸猫日历,搜罗了中国近 100 个城市,把这一份份调皮放入了一年四季,为了让吸猫的你 365 天保持可爱,这就是喵呜不停的 2023 街猫日历。今年的街猫日历使用了全金属支架和更厚的厚度,日历卡的背面新增了翻卡挑战,增强了娱乐性。希望这份温暖和可爱能够伴随你走过下一个温柔年华。
🎠 其实每年的这个时间都是各家对于日历创意和做工的一次检阅,而且随着大家对生活和物质质量追求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文创商品也开始兴起,这里只是列举了茫茫日历中的沧海一粟,如果大家有其他推荐,欢迎在本条推送下留下你的只言片语。
📮 在 Mac 上自动填充短信验证码 —— MessAuto
🔹 体积小巧,程序占用存储 1.8MB ,占用内存 10.1MB (原本占用 1.6MB ,但添加了托盘图标的包和相关代码后飙升到 10.1MB );
🔹 十分简洁,没有 GUI ,只有一个安静的任务栏托盘图标;
🔹 适用性广,原则上可以适用于所有 App,不局限于浏览器;
🔹 开源免费,项目开源并公示在 GitHub 中。
/Library 下的Message的数据库文件,以获取最新的短信),以及辅助功能权限(模拟键盘操作,自动粘贴并回车)。如果不想使用自动粘贴并回车功能,则拒绝赋予辅助功能权限即可。验证码仍然会自动存储到粘贴板上,可以手动粘贴并登录。🔗 不求甚解提供 RSS 订阅(https://rss.fakeye.xyz ),该服务基于 RSSHub 项目由本人自行部署在 Heroku 运行,由于 Heroku 在今年 11.28 停止提供免费服务,故将原有服务迁移至 Zeabur,Zeabur 是一项新晋的托管服务,由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初创团队创立。自留地频道昨天已经进行了 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 同时使用 Google 和 ChatGPT 获得搜索结果
🧩 如果你想要将 iPhone 14 内部结构设置为壁纸,一个名为 basicappleguy 的网站提供了高质量的资源。
🖌️ 按照作者的说法,他画出了 2367 块元器件,甚至将隐藏在动态岛后面的 TrueDepth camera, Infrared Camera & Dot Projector 也画了出来(虽然设置为壁纸后就看不到它们了)。
🔗:iPhone 14 Series|iPhone 14 Pro Series
🐰 《White Rabbit》这首歌曲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蓝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描述,歌中出现了爱丽丝、白兔、白骑士、红皇后等角色。《黑客帝国》整个系列其实也有多处细节借鉴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例如主角 Neo 在影片刚开始被电脑另一端的 Trinity 告知要「Follow the white rabbit」,就是对《爱丽丝梦游仙境》白兔的参照。
🥷 这些冲突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中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具象,将现实和虚幻进行了强烈的渲染,使用《White Rabbit》作为主题曲可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官网|App Store
⏰ Coffee 是一款运行在 Mac 设备上的时间追踪工具,第一次被 Coffee 吸引是在看到这个项目的官网之后,官网非常直接清爽的讲明了 Coffee 这个小工具的功能特性,并用一张非常简洁的大图展示了使用场景,整个网站的设计非常轻量但又不失美感,让我好感倍增,索性下载下来体验一番。
🔹 支持自行创建项目,并根据项目进行时间追踪;
🔹 支持设置每日限额,达到后可收到通知;
🔹 逻辑简单,在创建项目后点击项目即可开始追踪,再次点击即停止;
🔹 无需进入 App 界面,在Menubar 上直接使用,并在 Menubar 上展示计时器;
🔹 支持项目下以天为单位汇总时间;
🔹 支持以 csv 格式导出数据;
🔹 支持按不同项目和时间维度进行时间追踪的统计;
🔹 使用 iCloudKit,支持在不同 Mac 间同步数据。
🧸 实际使用下来,这款工具真正做到小巧无打扰,App 只在设置限额并且达到当日限额才会发送通知,其余时间就真的像一杯咖啡一样,静静地在旁边记录时间。数据通过 iCloud 存储也具备一定程度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支持直接在 App 中进行图表分析,并能够以 csv 导出也方便后期进行更多的数据处理工作。但它确实不像是一些时间追踪服务的老前辈一样,拥有自由的云存储以及 API 方便做各类二次开发和联动,相较而言更适合个人独立进行使用。
🧩 TinySnap 是一款强大的 Chrome 拓展程序,可以帮你以不同形式将 Chrome 打开的网页进行截图。
🖌️ TinySnap 的使用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选择截图方式,编辑美化截图,完成截图。
1⃣️ 选择截图方式
TinySnap 提供了可见区域、自选区域、整个页面三种网页截图方式,当然也可以直接上传一张本地或者剪切板的图片进行后期的编辑美化。
2⃣️ 编辑美化截图
完成截图后,默认会来到编辑界面,可以通过这个界面提供的工具,调整内外边距、背景、模型框架以及阴影效果,将一张截图进行更加细腻的处理。
3⃣️ 完成截图
处理过后的截图可以直接进行复制和保存,当然如果你是付费用户还可以登录使用云服务进行存储。
🗺️ 关于近期我日常行车的地图选择
感觉自己还是蛮喜欢聊地图类 App 的,之前也有聊过一些地图方面的事情。今天想要聊的契机是因为前阵子又想要把 Apple Map 作为主力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是想综合聊一下。我会从一个日常开车人的角度来聊聊我的体验:
在这方面我其实是一个奇怪的人,很多人都十分排斥使用车载的相关 App,这其中车载地图就是一个通常来讲让人诟病的场景。但我真的挺喜欢尽可能用车载的 App,不过地图也真的是很难爱得起来。首先每个人的车都会基于品牌的不同有不同的差异。如果你拥有一台可以随意安装 Android App 或者可以使用高德地图车机版的车,那我真的是要恭喜你。毕竟可以联网使用高德车机版还算是一个既能使用车机 App 又能有不错体验的选择。其次如果你的车机支持 CarPlay 我觉得也是一个不错的使用地图的方式,毕竟 Apple 原生地图(以及可以通过 CarPlay 使用一些三方地图的 CarPlay 模式)也是足够好用的。我之所以主观认为 CarPlay 不如车载 App 是因为多数车机还是采用了有线 CarPlay 的版本,不过你也可以一些其他的手段将 CarPlay 改装成无线版(有轻微的动手成本,改天聊)。
说回到我自己身上,目前这辆特斯拉既不支持安装 Android App 也不支持 CarPlay,只能使用默认的车载地图,首先这个地图数据是源于百度,其次它的使用体验确实一般,我可能只会在规划前往超级充电桩的场景才会使用它(因为当行程终点为超级充电桩时,特斯拉会为你的车子开启电池温度调节,从而让电池可以更快速的充电)。
说到这里又要多说几句,很多人说特斯拉的导航不好用是因为没有使用高德的数据。我其实不这么认为,就算它采用大家呼声很高的高德,我估计体验也不会比现在好到哪里去。软件层面的使用体验,数据准确性只是最基础的。实现逻辑和地图行程持续规划的算法才是最重要的。基于这方面又有两个点,一是特斯拉的车机作为车厂自研的车载系统,能够开给第三方软件多少权限,这个软件是三方为特斯拉写得,还是特斯拉借助三方数据以安全为名自己写得。二是,不管是谁实现的,在这个场景下都做不到好处。如果是三方来写,毕竟是客制化需求,不可能持续优化,也不可能将核心功能在这上面做到最好。如果是特斯拉来写,那它也不太会拥有一个能持续把地图做好的团队才对。换句话说,用谁提供的数据可能不是最重要的,现在百度的数据可能已经能够支撑特斯拉把地图使用体验做到足够好了。
高德地图是我之前一直主力使用的手机地图 App,我的车上有一个 MagSafe 的手机支架,既可以无线充电,又可以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横屏使用手机导航。主力使用高德是因为我个人认为,高德的数据和导航规划在我所在的城市表现确实不错,而且它有一些使用上的细节做的着实不错。我每天上班都会使用地图导航,路我肯定是认得的,但我需要知道我走哪一条路可以最通畅,这方面高德基本上可以持续的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最近高德又推出了一个功能,可以推算出部分路口红灯的等待时间,实际使用下来误差基本上在 3 秒左右,这对于我这种红灯焦虑的人简直是福音。
但是高德的 App 真的臃肿,除了地图之外的其他花里胡哨的功能也是很多,我是真的用不到。而且我不理解为什么高德做了这么久,还不和系统日历联动,难道我下一步去哪里日历里不是更明确么(虽然国内可能用日历的人少,但也总比推荐准吧)
苹果自家地图其实对于日常使用而言真的非常够了,主要让我喜欢的点有三个:
一个是它在横屏下车辆行进后地图上地标变化和行进趋势的结合,非常自然流畅。
二是它是 iOS 系统级 App,和 Apple Watch 的融合实在是天衣无缝,戴着表开车,到了该转弯的地方,手表会高频振动提醒,这是目前三方都不具备的功能。
三是它可以和系统日历进行联动,根据你近期的日程向你建议目的地(诸如此类的功能还有蓝牙断联后自动标注停车位置,到达晚于日程时间会建议你发短信给其他日程中的人等)。
但是它的短板也非常明显,不能像高德那样持续的对行程有优化的提示,违章拍照提醒的种类支持得非常有限,间歇性的推荐不符合实际逻辑的路线,没有高德最新推出的红灯倒计时推算功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