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分享我日常的所见所思。 by @somkanel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
🎵 知名在线音乐流服务平台 Spotify 近日公开了一个车载产品 —— Spotify Car Thing 。
这款搭载了一块 4.0 寸重量为 96g 的车载智能硬件,被 Spotify 定义为让你的车内充满了音乐、新闻、娱乐、谈话等内容的智能播放器。
📻 硬件设备
设备尺寸:宽 116mm,高 63mm,厚 6mm,重量 96g;
屏幕尺寸:4 寸
设备颜色:哑光黑
屏幕支持触控,设备上方配置五个实体按键,屏幕右上方设有旋钮,旋钮下方有实体返回按键。含有麦克风,支持语音唤醒,麦克风的噪音抑制功能有助于过滤噪音,以便优先处理人声。
设备自带三种支架,且支架中含有磁铁方便不同车型来进行固定。
📱 使用方面
目前 Spotify 公布的设备使用方法包含以下两点:
1⃣️ 设备与车的链接:设备可以使用蓝牙或 AUX 线缆;
2⃣️ 设备与手机链接:手机系统需要至少基于 iOS 14 & Android 8 的版本,并安装 Spotify App,并登录身份为 Spotify Premium 的账户。
简而言之,Car Thing 本身不能联网,需要使用蓝牙链接手机,控制手机上的 Spotify App 并进行展示,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一个 Spotify 的镜像和控制器。
🙋♂️ 一些看法
Spotify 推出的这个设备应该是面向美国市场,因为国外很多用户对于车子都没有像国内用户这么重视,车子老破旧的现象很多,这个设备如果汽车本来就是用自带智能车机或连接手机蓝牙播放音乐,这个意义我个人觉得意义不是很大。如果你的车子没有智能车机,或者不喜欢使用手机直接链接车载音响,那么这个设备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不过看清这一点之后,是否会有一些骚操作呢?例如装在小电驴、贴在房间的墙上,毕竟如果只是一个扩展 Spotify App 的控制器那还是很有意思的。
⚠️ 几点注意
- 目前还在预约阶段,应该只针对美国用户发货,但是其他区域的账号也可以预约,具体发售日期无具体声明;
- 设备本身费用为 $79.99,美国大部分地区运费为 $6.99,目前处于推广期间设备费用全免,只需要运费;
- 由于设备没有正式发售,且 Spotify 没有具体说明,咱不知道其他地区的账号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 介于相关策略可能会在发售期间进行调整,详细内容请自行阅读 协议 。
🥤 最近「元気森林」乳茶饮料更新包装无蔗糖字眼和配方升级的通告引起了热议。其实早在去年 6 月推送中就发起了关于无蔗糖饮料的一个 统计投票 ,共有 456 人参与,其中有 33% 的参与者认为无蔗糖饮料是他们的首选,27% 的参与者搞不清楚代糖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16% 的参与者认为还是有蔗糖的饮料才有灵魂,其余的 24% 提倡健康不喝包装贩卖型饮料。
🙋♂️ 在投票之后的推送,其实我刻意和大家 介绍 了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其实无论是元気森林也好还是目前其他主打各种噱头的饮料,不用管商家如何宣传,就算是标榜无(蔗)糖,我也一定会拿起来直接看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具体怎么看在之前的推送说得很详细了,这里不做赘述。
💡 继续追加一个小 Tip。如果一个饮料不含蔗糖,还是要关注它是否添加了代糖或者甜味剂,这基本上已经是越来越多健康人士喜欢关注的了。其实还有一点,你需要关注你所喜欢的饮料是否含有果汁、蜂蜜、牛奶、水果原浆这些成分,他可能不会添加蔗糖,但是这些物质本身就含有果糖、葡萄糖、乳糖。尤其是没有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的线下店售卖的奶茶,就算你买一杯加了 0 卡糖的喜茶果茶,其中的水果热量和果糖含量也是让你够受的了。就像这次事件中的元気森林乳茶就含有全脂乳粉这种隐形糖源,以及结晶果糖(目前代糖中甜度最高的天然代糖)、甜菊糖苷(也是一种属于代糖的天然甜味素)两种天然代糖。
☝️ 再说一下,部分天然代糖,对热稳定且不会引起血糖(快速)波动。需要控制摄入量,过量摄入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会专门出一则讲代糖的推送。
🏃 Running Page:打造个人跑步主页
Github|官方实例
🌟 Running Page 是开发者 yihong0618 开源一套支持自部署的三方跑步数据可视化服务。支持多个主流跑步 App 的数据同步,并且具备以下特点:
1⃣️ 支持 GitHub Actions 管理自动同步跑步进程及自动生成新的页面;
2⃣️ 使用 Gatsby 生成的静态网页,速度快;
3⃣️ 支持 Vercel 和 GitHub Pages 自动部署;
4⃣️ 采用 React Hooks 框架,使用 Mapbox 渲染地图数据,
5⃣️ 支持 Strava/Nike Run Club/Garmin(&cn)/Keep/悦跑圈/咕咚/GPX,以及 Nike+Strava 混合多种模式。
🎁 该项目无论是从自部署方面还是呈现效果,都十分清爽,且支持的跑步软件也非常广,文档和功能 todolist 也十分详尽。除了开发者自己的实例外,在 Github Readme 页面还提供了 20 余个跑步者自部署的实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往浏览。
🤳 提到蓝湖,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尤其是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们。这个早期将类 InVision 本土产品化的产品文档和设计图的共享平台,也在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公司的工作流中,他们先后推出的 Sketch、Adobe Photoshop/XD、Axure 插件也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 今年年初,蓝湖团队的新产品 Master 也拉开了内测的帷幕。Master 是为团队协作而生的一站式产品设计工具,其实我们直接可以把他按照国产版 Figma 以及在线版 Sketch 来看就行。作为后起之秀,Master 的 更新日志 也能说明他们的努力,基本上可以保持到一周一个迭代的状态。
🥂 目前 Master 正在扩大内测范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 Master 官网 处点击申请内测获取内测名额。当然,你也可以添加 Master 内测运营人员的微信索要邀请码(微信号:master00923)。对尝试新产品更谨慎的同学也可以看一下 DEX Group 之前 体验感受 。
🎁 少数派发布了增值会员服务 —— π+ Prime。
💰 基于目前公布的内容,该权益包含了以下内容:
1⃣️ 少数派报告,半月刊电子杂志;
2⃣️ 会员播客;
3⃣️ 实体会员徽章;
4⃣️ 周边抢先权;
5⃣️ 线下活动优先报名权,及精品活动参与资格;
6⃣️ 前两季 Power+ 会员内容解锁。
🤹♂️ 找到了熟识的少数派成员了解了一下,这次的会员计划内容不是过去那样单纯比首页内容更复杂更高阶,还有很多不同生活个性化的选题,以及增加了会员专享播客内容,更多元化和趣味化。
🔍 目前 π+ Prime 正在预售,预计 5 月底至 6 月初正式上线并开始更新。目前购买可以享受早鸟价 289 元/年,正式开售后价格将恢复至 365 元/年。
⭕️ 会员宣导页面对所有权益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读,FAQ 也比较到位。
🔗:少数派会员宣导页(无任何返利)
🌞 早晨在频道中发了一个投票,主要是想要写点长文干货,看看在我能力范围内,大家对什么感兴趣。但是碍于手残,撤回了这个投票,索性直接删掉了。
🤦♂️ 在有限的一百多个投票中,对「面试和招聘经验」方面的呼声最高。那我争取利用清明假期时间产出一期对于招聘和面试方面的长文。目前还没有考虑大纲,但是我能想到的是从以下几点来讲:
1⃣️ 对于应届毕业生/职场新人:如何决定自己做什么;
2⃣️ 对于职场老人:如何看待现状,是否需要换工作,什么时候需要换工作;
3⃣️ 对于即将面试的人:如何写简历,如何投递简历,为什么投递的简历石沉大海;
4⃣️ 对于得到面试邀约的人:如何面试,面试中需要注意的点;
5⃣️ 作为业务侧人员需要参与到日常招聘的:怎么找简历,怎么筛简历,如何邀约,如何面试;
6⃣️ 对于拿到 offer 的人:有哪些坑需要去避免
🙆♂️ 除了以上内容,如果大家就面试和招聘相关想要了解的,可以在本条推送下留言。我并非专业 HR,所以更多会从我自己的经验以及业务人员的角度来更多的进行阐述,当然如果我没有信心的内容,我也不会去妄言。希望大家多多给些思路,也希望我自己不鸽。
🐦 Btw,其他我可能准备写的还有:
⭕️ TESLA 使用感受(从油车换成电车的一些变化、购车/置换/指标、日常通勤、长途的一些感受)
⭕️ 产品经理都在做些什么(初级/中级/高阶产品经理的日常,你觉得比你级别高很油的产品经理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
总之,就这样。
🥸 一说到保险你会想到什么?
👋 很重要,但保单上的各种陷阱却成为很多人抵触保险的原因。在我们人生中,有几种保险非常重要,比如重疾险和医疗险,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健康保障。
👀 其实年轻的时候也对保险深恶痛绝,也说不上来什么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渐渐的都开始防患于未然,甚至将一份保险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感觉就像是姗姗而来的「成年礼」。
✌ 对于是否需要购买保险,最需要弄清楚的有两点:
-你到底是需要理财还是保险?
-如果你需要购买保险,那么你需要防范的是什么类型的风险?
🙋♂ 针对这两个问题,以及后续在购买保险中会遇到的基本「坑」,这确实是门很大的学问,最近看了一期黑水报告的视频 ,基本上算是从很大程度上阐述了以上几个问题。虽然很多方面不能通过一期视频来进行说明,但是视频最后给出的几个询问保险销售人员的问题还真的是万金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bilibili